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,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、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“双碳"目标的必然要求。近年来,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(以下简称“发改委")作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能源政策制定的核心部门,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,为能源管理智能化、精细化、绿色化发展指明了方向。而安科瑞的公司微电网智慧能源管理平台(以下简称“智慧能源系统")在功能设计和技术架构上高度契合政策导向,为园区低碳化改造提供了可落地的技术支撑。
一、政策要求:
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,科学配置储能,发展绿电直连与新能源就近接入,探索氢电耦合模式。
建立用能管理制度,淘汰落后设备,建设极*能效工厂。
建设覆盖主要用能公司的能碳管理平台,支撑负荷预测、多能协同与资源循环利用。
优化电力、热力等基础设施,推动新建建筑近零能耗化。
加强绿色技术应用,打造低碳技术示范场景。
探索多主体参与模式,优化审批与要素保障。
二、安科瑞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政策响应
2.1 支撑园区用能结构转型
(1)多能协同监控
平台集成光伏、风电、储能、充电桩等能源子系统,实时监测发电效率、储能充放电状态及绿电消纳比例,为园区可再生能源优化配置提供数据基础。
支持“源-网-荷-储"一体化策略控制,如动态调整储能充放电计划以匹配光伏出力波动,提升绿电就地消纳能力。
(2)绿电交易与碳核算辅助
电能统计模块可精确追踪绿电使用量,生成分时段用电报告(尖峰平谷),为参与绿证交易提供数据凭证。
能耗分析功能结合碳排放因子,自动折算用能碳足迹,辅助园区制定绿电采购与碳抵消策略。
2.2 赋能节能降碳与能效提升
(1)能效诊断与优化
电力监控模块实时监测变压器负载率、线路损耗、功率因数等参数,识别高耗能回路;结合最大需量分析功能,预警过载风险并辅助容量规划。
能耗同比/环比分析工具,定位能效异常环节,为设备更新(如无功补偿柜升级)提供决策依据。
(2)电气安全与预防性维护
电气安全模块通过漏电监测、线缆温度感知、接点测温等功能,预防因设备老化引发的火灾风险,减少非计划停机能耗损失。
设备档案管理结合保养周期提醒,推动高耗能设备有序替换,响应政策“淘汰落后工艺设备"要求。
2.3 强化能碳管理能力
(1)全域数据整合与可视化
平台集成电力、环境、设备运行数据,通过“能流大屏"“组网拓扑图"直观展示能源流向、碳排放热力图及减排成效,满足政策“用能负荷监控与调配"需求。
能耗分析模块支持按区域、分项、部门统计能耗,识别循环利用潜力(如余热回收)。
(2)智能策略与需求响应
支持定制削峰填谷、需量控制、动态扩容等策略,降低园区高峰负荷与电费支出。
通过负荷预测与源网荷储协同,为园区以“虚拟电厂"形式参与电力市场提供技术基础。
2.4 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
环境监测联动:实时采集配电室温湿度、水浸、烟感数据,联动空调与通风系统,降低辅助设施能耗。
建筑能效管理:对接楼宇自控系统,监测照明、空调分项能耗,辅助超低能耗建筑运行优化。
2.5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
(1)电能质量治理:
APView500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分析谐波、电压暂降等问题,保障新能源并网稳定性;
结合SVG/APF治理设备数据,生成治理报告,提升供电可靠性。
(2)边缘计算应用:
通信管理机(ANet系列)支持本地策略执行(如储能充放电控制),减少云端依赖,提升响应速度。
2.6响应体制机制创新要求
(1)多主体协同支撑
平台开放OPC、MQTT等接口,支持与电网调度系统、第叁方碳管理平台数据互通,便于发电公司、能源服务商参与园区运营。
(2)标准化与快速部署
模块化架构(如网关扩展、储能监测子模块)适应园区分期改造需求,降低初期投入;
提供设备二维码、运维工单等工具,简化设备管理流程,响应“一个窗口审批"的便捷性导向。
叁、结语
安科瑞智慧能源管理平台通过多能协同监控、能效诊断优化、全域碳管理叁大核心能力,系统响应了零碳园区政策在能源转型、节能降碳、技术应用和机制创新等方面的要求。其技术设计紧扣政策提出的“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"“能碳管理平台建设"“多主体协同"等关键任务,为园区提供了从数据监测到智能决策的闭环工具。
联系我们
麻花天美星空糖心 公司地址:上海市嘉定区育绿路253号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技术支持:扫一扫 更多精彩
微信二维码
手机浏览